行业动态

较PAC、PFC更为良好的水处理药剂

更新时间:2011-10-04 10:11 来源:未知 点击数:

国内外对铝硅硼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,力求研制出一种具有高效率、低能耗、安全无害、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[3-7J。聚硅酸硫酸铝铁(PsAFS)作为一类碱式多核羟基硅硫酸铝复合物,自从实验室合成出来之后,广泛的应用于水处理过程中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本文研制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并处理印染废水,取得了较PAC、PFC更为良好的处理效果。
1 实验
1.1 仪器和试剂:
    仪器:721分光光度计、78-_2型磁力搅拌器、PHS一2c酸度计、COD测定仪。
    试剂:硅酸钠、硫酸、硫酸铝、氢氧化钠、硫酸铁、稀盐酸(等所用试剂均为AR)。
1.2 废水处理实验
    取一定数量的絮凝剂于盛装1000mL某厂印染废水的烧杯中,通过电动搅拌器快速搅拌,搅拌时间由处理的废液量决定,以使絮凝剂快速分散在废液中;慢速静置沉降后取液面以下2cm处清液进行分析测定。COD值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,透光率的测定用分光光度法,酸度采用pHs一2型酸度计测定,浊度采用光电式浊度仪测定,色度使用稀释倍数法测定。
1.3 混凝试验
    试验水样:取一定量的硅藻土(通过400目筛孔后在105℃下干燥1h,置于干燥器内备用)加蒸馏水后充分搅拌均匀,配成试验水样。
    混凝试验:取500mL水样倒入烧杯中,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剂后,先快速(200r/min)搅拌1.5min,再慢速(60r/min)搅拌10 min,观察絮体的形状及沉降速度。静置30 min后在距上清液表面2 cm处取样分析,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。吸光度实质是残余浊度的表征,吸光度愈小,说明混凝性能愈佳。
2 PSAFS的制备
2.1 制备原理
    聚硅酸(Ps)作为助凝剂,来源广、无毒、成本低且聚合简单,可以加速悬浮物的沉降。但是聚硅酸的电中和能力很弱,易凝胶,稳定性和储存性较差,在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。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,在聚硅酸中加入金屑离子不但能增加其稳定性,还能形成一系列新型聚硅酸絮凝剂,如聚硅酸铝、聚硅酸铁、聚硅酸铝铁等。在合成方面,主要是将硫酸铝和硫酸铁溶液混合后加入到聚硅酸中,因为铁盐比铝盐更容易与聚硅酸聚合,这样将影响铝盐与聚硅酸的聚合。制得聚硅酸硫酸铝铁絮凝剂。
2.2 制备方法
    室温下,把水玻璃溶液稀释1O倍,用20%的硫酸溶液和1.0mol/L的NaOH溶液调节pH值到5.5左右装入带有冷凝装置、分液漏斗和温度计的三口烧 中。活化一定的时间后,快速搅拌,按照预先配好的比例先后加入0.5 mol/L的硫酸铝溶液和0.5mol/L的硫酸铁溶液,用O.25 mol/L的NaOF溶液调节混合液的pH值并持续搅拌1O 30 rain,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一定浓度后静置熟化。据文献的研究,硅酸和金属离子共聚成复合絮凝剂'[Al,Fe]/[Si]的摩尔比决定絮凝剂综合性能的发挥,通过试验确定AI/Fe/Si的比值来制备样品,达到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最佳结合。